在香港新界的一座小山丘上,住着七個年紀相仿的小學生 —— 阿健、阿輝、阿明、阿強、阿傑、阿斌和阿偉。他們不像童話故事裡那樣挖礦,而是各有一手絕活:阿健會做竹製風鈴,風一吹就發出清脆的聲音;阿輝擅長縫製布偶,針腳細密得像機器做的;阿明的木製玩具車不僅能跑,還會發出「嘀嘀」的叫聲…… 他們的作品堆滿了小木屋,街坊鄰居都說「抵買又靚仔」,但每次有外國遊客問價格,七個小傢伙只能睜大眼睛聳聳肩 —— 因為他們一個英文單詞都講不出。
闖入森林的「英文公主」
一個周末的下午,七個小矮人正在門前整理新做的手工藝品,突然聽到樹林裡傳來輕輕的腳步聲。「會唔會係壞人啊?」膽小的阿斌躲到阿健身後。樹叢一動,走出一個背着書包的小女孩,她頭上別着銀色蝴蝶結,笑起來有兩個小酒窩。「你們好呀,我叫莉莉,迷路了。」女孩的普通話很標準,看到地上的木馬眼睛一亮,「This wooden horse is so cute!」
七個小矮人你看我我看你,沒有人聽得懂。莉莉意識到他們不懂英文,趕緊用粵語解釋:「我係話呢個木馬好得意。」阿健指了指木馬,又豎起大拇指,莉莉立刻明白:「你們做的?好叻啊!」
聊天時,莉莉發現這些手工藝品做工精細,比商場裡的進口貨還要特別。「為什麼不賣到國外去呢?」她好奇地問。阿輝皺着眉頭搖搖頭:「唔識英文,同外國人講唔到嘢。」莉莉突然拍手:「我識啊!之前我英文好差,後來去咗 Sino-bus 補習,而家可以同外國朋友講電話呢!」
打開英文大門的三把鑰匙
聽到「補習」兩個字,阿強皺起眉頭:「係咪要做好多練習題啊?」莉莉趕緊搖頭:「Sino-bus 唔同嘅,佢哋有三種課程,好好玩架!」她從書包裡拿出課堂筆記,像模像樣地當起小老師。
「第一種係體系內容,融合咗朗文同牛津教材,」莉莉指着筆記上的圖畫說,「比如教『賣東西』嘅時候,會用朗文的對話練習,又會用牛津的圖表學價格,仲會教『Wholesale price』(批發價)呢啲做生意會用到嘅詞。」阿明眼睛一亮,他最想知道外國人怎麼說「批發」。原來這套體系內容可不是簡單堆砌教材,而是取兩者之長,既讓孩子像朗文教材裡那樣在真實場景中學溝通,又能通過牛津教材的系統訓練打牢語法基礎,慢慢提升綜合能力,就像給房子同時搭好框架和裝修好內部一樣。
「第二種同步內容更勁,」莉莉翻到另一頁,「無論學校用緊朗文、牛津,還是 Family and Friends、Lighthouse,都有對應嘅輔導。我學校用 English to enjoy,裡面有篇講『市集』嘅文章,老師就帶我哋模擬市集賣嘢,練習『How much is it?』。」阿傑趕緊拿出自己做的陶瓷小動物,想知道怎麼用英文叫價。原來不管學校用哪套教材,這裡的老師都能精准對上,就像給孩子的課堂知識加了層保護膜,當堂沒吃透的,在這兒都能補齊,連 Head start 這種不太常見的教材也能對應上呢。
「最正係第三種定制內容,」莉莉笑得眼睛彎成月牙,「老師會睇你鍾意咩,度身訂做課程。我鍾意畫畫,老師就教我用英文介紹自己的作品;你哋做手工,老師一定會教你哋講『handmade』(手工製作)、『natural materials』(天然材料)呢啲詞!」七個小矮人聽得入了迷,阿健忍不住問:「真係可以學識同外國人講嘢?」這種定制內容可厲害了,會先看看每個孩子哪兒強、哪兒弱,然後專門設計適合的內容,讓孩子不僅能跟上學校進度,還能在弱項上拔高,簡直是為每個孩子量身裁製的學習計劃。
線上課堂裡的魔法訓練
在莉莉的帶領下,七個小矮人來到 Sino-bus 的線上課堂。第一次面對電腦屏幕裡的 Miss Lee,阿斌緊張得手心出汗。「不用怕,」Miss Lee 笑着舉起一個布偶,「阿輝做的布偶好靚,你試下講『I made this doll.』。」
課堂裡處處是全英文的環境,Miss Lee 從頭到尾都用英文講話,一開始阿斌他們還不太習慣,可慢慢就發現,就算有些詞聽不懂,看老師的表情和動作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而且老師還會放好多適合他們的原聲聽力材料,有唱起來朗朗上口的英文歌謠,唱着唱着就記住了好多單詞;還有短短幾句的小故事,聽着故事就練了聽力,不知不覺中語感就培養起來了。
課上還安排了好多角色扮演和場景對話活動。Miss Lee 播放外國小朋友買玩具的錄音,讓他們練習聽「I want five pieces」;拿出他們做的風鈴,設計「風鈴店」角色扮演,用「It makes beautiful sounds」介紹產品。阿健一開始不敢開口,老師就讓他先當顧客,慢慢的他也敢拿起風鈴跟老師對話了,現在每次角色扮演他都搶着當店員呢。
自然拼讀環節也超級有用,老師特意教「craft」「handmade」這些與手工相關的詞,還用他們的名字編順口溜 ——「阿健的竹鈴『jingle』(叮噹響),阿輝的布偶『snuggle』(好擁抱)」。阿強以前總是把「craft」讀錯,經過老師糾正,現在讀得又標準又流利,聽力也跟着好了不少,外國小朋友說的話他也能聽懂更多了。
最讓他們開心的是定制練習:阿明學算英文價格,老師就用他的玩具車設計題目「Three cars cost $15」;阿偉的蠟燭做得特別好,老師就教他說「This candle smells like orange」。一個月後,阿強居然能用英文說出完整的產品介紹:「This bamboo wind chime is handmade. It has six pieces.」
從小山丘到國際市場
三個月後的聖誕節,七個小矮人收到了一份大禮 —— 外國遊客通過網上訂單買了二十個木馬!原來他們把產品照片放到網上,用在 Sino-bus 學的英文寫了簡介:「Handmade wooden horse. Safe for children.」(手工木馬,兒童安全)。
打包的時候,阿傑突然說:「要寫地址啊,『美國』英文點講?」阿斌立刻接話:「America!Miss Lee 教過架!」阿輝補充:「還要寫『易碎品』——fragile!」七個小傢伙你一言我一語,用英文寫好了快遞單,連平時最害羞的阿斌都說得流利。
春節的時候,他們的手工藝品已經賣到了五個國家。有次視頻確認訂單,外國客戶說:「Your products are amazing!」阿健鼓起勇氣回答:「Thank you!We can make more for you.」掛掉視頻後,七個小矮人興奮地跳起來,原來用英文做生意是這種感覺!
莉莉來拜年的時候,看到滿牆的國際快遞單,開心地說:「我就話 Sino-bus 好啦!」阿健遞給她一個刻着蝴蝶結的木牌,上面用歪歪扭扭的英文寫着「Thank you, Lily」。陽光透過窗戶照進來,照亮了木牌上的字,也照亮了這些小工匠們靠着手藝和英文開啟的新世界。
Contact Us WhatsApp:+8618165329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