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周末早晨,阳光透过窗帘洒进客厅,K2 阶段的小宇正坐在地毯上,拿着一本彩色绘本翻得津津有味。可当妈妈递来《汉字启蒙》练习册时,他却立刻皱起小眉头,把本子推到一边:“妈妈,这些字长得好奇怪,我不想认。”
小宇的爸爸妈妈一直很重视华文教育,眼看孩子明年就要升入小学,可他连 “爸爸”“妈妈”“太阳” 这些基础汉字都认不全,口语表达也总是蹦单个词,没法说完整句子,夫妻俩心里难免着急。“我们得找个专业的办法帮小宇启蒙华文,” 爸爸放下手中的资料,“听说 Sino-bus 有新加坡线上华文一对一课程,还能根据 K2 阶段孩子的情况定制,或许能帮到小宇。”
抱着期待,爸爸妈妈帮小宇预约了 Sino-bus 的课程。第一次试听课时,课程顾问先和小宇做了简单互动,发现他对色彩和小动物特别感兴趣,但对汉字的认知几乎为零,就连简单的口语对话都有些胆怯。根据这个情况,教学团队为小宇定制了以《汉字启蒙》为核心,搭配趣味互动的学习方案,还特意安排了擅长低龄儿童教学的李老师。
到了上课那天,小宇抱着心爱的小熊玩偶,有些紧张地坐在电脑前。可当屏幕里出现笑容甜甜的李老师,手里还拿着会动的卡通汉字卡片时,他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小宇你好呀!我是李老师,今天我们要认识两个可爱的汉字朋友,它们是‘日’和‘月’。” 李老师边说边点开动画 —— 圆圆的 “日” 字慢慢变成太阳,发出温暖的光芒;弯弯的 “月” 字则变成月亮,周围还有小星星在闪烁。
“哇!” 小宇忍不住伸出小手,想去摸屏幕里的太阳,“老师,‘日’就是太阳,‘月’就是月亮对不对?”“对啦!小宇真聪明!” 李老师笑着竖起大拇指,又拿出《汉字启蒙》里的插图,“你看,这张图里有太阳和月亮,我们一起跟着拼音读:rì —— 日,yuè —— 月。” 李老师放慢语速,带着小宇一遍遍地读,还配上拍手节奏,原本枯燥的识字,变成了有趣的游戏。
为了帮小宇巩固所学,李老师还设计了 “汉字找朋友” 的互动环节。她在屏幕上展示出各种图片,让小宇找出对应的汉字:看到小猫的图片,小宇能准确指出 “猫” 字;看到苹果的图片,他也能快速找到 “果” 字。每当小宇答对,屏幕上就会弹出彩色的小烟花,李老师还会用小宇喜欢的小熊玩偶配音:“小宇真棒,继续加油呀!” 渐渐地,小宇不仅不怕认汉字了,还会主动问:“老师,我们下次认识哪个汉字朋友呀?”
除了汉字阅读,口语表达也是重点。刚开始,小宇说话总是断断续续,想表达 “我喜欢吃苹果”,只会说 “我…… 苹果…… 喜欢”。李老师没有着急纠正,而是用 “句子拼图” 的方式帮他梳理:“我们先找‘我’,再找‘喜欢’,最后找‘吃苹果’,把它们拼起来就是‘我喜欢吃苹果’啦!” 李老师还会和小宇进行情景对话,比如模拟去超市买东西,让小宇说 “我想买香蕉”“谢谢阿姨”,慢慢引导他说完整的句子。
随着学习的推进,李老师还根据小宇的进度,加入了简单的写作练习。不过可不是让小宇写字,而是 “画出来 + 说出来”。有一次,李老师让小宇画一幅 “我的家”,然后用华文描述画里的内容。小宇拿着彩笔,画了爸爸妈妈、自己,还有一只小狗。“老师你看,这是爸爸,这是妈妈,这是我,我们家还有小狗。” 小宇边指边说,李老师则在旁边帮他记录下来,还教他用 “有…… 还有……” 的句式:“我们家有爸爸、妈妈和我,还有一只可爱的小狗。”
就这样,每周两次的 Sino-bus 课程,成了小宇最期待的时刻。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他已经能认识《汉字启蒙》里的 50 多个基础汉字,不仅能独立读简单的绘本片段,还能流畅地说完整句子,甚至会主动跟爸爸妈妈分享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妈妈,今天老师教我‘水’字,喝水的‘水’,我们要多喝水才健康。”
看到小宇的变化,爸爸妈妈特别欣慰。有一次,小宇还拿着自己画的画,用华文给爷爷奶奶打电话:“爷爷,我画了太阳和月亮,我会读‘日’和‘月’啦!奶奶,我喜欢吃你做的饺子。” 电话那头的爷爷奶奶笑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儿地夸小宇进步大。
现在的小宇,再也不是那个怕认汉字的小朋友了。每天放学回家,他都会主动拿出《汉字启蒙》练习册,翻到学过的汉字,大声地读给小熊玩偶听。而这一切的改变,都离不开 Sino-bus 定制化的华文课程 —— 用孩子喜欢的方式,一点点打开华文世界的大门,让 K2 阶段的宝贝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打好坚实的华文基础,为未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Contact Us WhatsApp:+8618165329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