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補習推薦

讀中國古典故事,學習中文拼音基礎教學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中國傳統故事——精衛填海。 學習中文拼音基礎教學,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 炎帝有一個女兒,叫女娃。女娃十分乖巧,黃帝見了她,也都忍不住誇獎她,炎帝視女娃為掌上名珠。 炎帝不在家時,女娃便獨自玩耍,她非常想讓父親帶她出去,到東海 太陽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可是因為父親忙於公事:太陽升起時來到東海,直到太陽落下; 日日如此,總是不能帶她去。這一天,女娃沒告訴父親,便一個人駕著一隻小船向東海太陽升起的地方劃去。 不幸的是,海上突然起了狂風大浪,像山一樣的海浪把女娃的小船打翻了,女娃不幸落入海中,終被無情的大海吞沒了,永遠回不來了。炎帝固然痛念自己的小女兒,但卻不能用太陽光來照射她,使她死而復生,也只有獨自神傷嗟歎了。 女娃死了,她的精魂化作了一隻小鳥,花腦袋,白嘴殼,紅腳爪,發出 精衛、精衛 的悲鳴,所以,人們便叫此鳥為 精衛 。 精衛痛恨無情的大海奪去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她要報仇雪恨。因此,她一刻不停地從她住的發鸠山上銜了一粒小石子,展翅高飛,一直飛到東海。她在波濤洶湧的海面上回翔閶,悲鳴著,把石子樹枝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 大海奔騰著,咆哮著,嘲笑她:小鳥兒,算了吧,你這工作就干一百萬年,也休想把我填平!精衛在高空答覆大海:“哪怕是幹上一千萬年,一萬萬年,干到宇宙的盡頭,世界的末日,我終將把你填平的!” “你為什麼這麼恨我呢?” 因為你奪去了我年輕的生命,你將來還會奪去許多年輕無辜的生命。我要永無休止地幹下去,總有一天會把你填成平地。 精衛飛翔著、鳴叫著,離開大海,又飛回發鸠山去銜石子和樹枝。她銜呀,扔呀,成年累月,往複飛翔,從不停息。後來,一隻海燕飛過東海時無意間看見了精衛,他為她的行為感到困惑不解,但瞭解了事情的起因之後,海燕為精衛大無畏的精神所打動,就與其結成了夫妻,生出許多小鳥,雌的像精衛,雄的像海燕。 精衛和她們的媽媽一樣,也去銜石填海。直到今天,她們還在做著這種工作。  其實,精衛填海歌頌的並不只是堅持不懈。而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這也代表了中國人的脊樑。 比如文天祥、岳飛、孫中山都是這樣的人。我們做事,不問是否能成功,是否對自己有利。 而是問,是否正確,是否應該這樣做。就像在學習中文拼音基礎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學習精衛填海的堅持不懈的精神,還得有孤注一擲的勇氣! 中文拼音基礎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搞好漢語拼音教學要在充分瞭解教情和學情的前提下,用好、用活教材,將靜態教材轉化為動態情境,變無味為有趣,用故事兒歌幫助學生提高記憶,用遊戲鞏固和調節學習,才能激發孩子對學習知識的渴望並掌握知識。今天就講到這裡啦,想要聽下一個故事的小朋友跟隨我的腳步,讓我們愛上學習,愛上漢語!

如何堅持學習漢語發音?

我出生於香港,一直都沒有真正的好好學習普通話。直到一年前,我下定決心好好學習漢語發音,我才發現原來堅持加上方法就會成功。 我花了一年的時間去練習,比如閱讀中文報紙,聽中文廣播。運用一些社交軟體比如在線詞典、YouTube等等。我想了想我做的這些努力,以下我整理出來,希望對每個學習中文的小夥伴都有説明。 ✍多聽 在前兩個月就多練習傾聽。只需要習慣就可以。然後將聽到的內容用拼音的書寫系統來組合。 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但是沒關係!嘗試避重就輕,在裡面獲得學習動力。 我認為在學習一門語言的時候,剛開始就是培養興趣愛好。當你對於語言沒有敏感度的時候,不要著急,不要把目標語言變成噪音。我對普通話的第一次接觸是一首中文歌《小星星》。 裡面得歌詞旋律簡潔輕快,讓我不禁哼唱起來。 除此之外,我覺得博客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平臺。很多中文學習的博主都會時常更新一些學中文的趣事。剛開始我看不懂,但是慢慢的,我覺得非常有趣!當然我也會找電影和電視節目,在休閒娛樂的時候也能營造一種學習氛圍。 有了這種令人興奮的新語言的感覺和一些聽覺理解,我學習漢字的動力就增強了。我想知道我一直在聽和習慣的單詞的漢字。 ✍花時間記憶角色 學習漢語,是一個長期的工程。一旦你決定學習漢字,就每天練習。每天花半小時到一個小時來學習漢字。使用任何你想要的方法,但每天留出專門的角色學習時間。為什麼每天?因為你會忘記這些字元,幾乎和你學會它們一樣快,因此需要一次又一次地重新學習它們。 我使用的一個習慣是卡片記憶法。我把一些基礎的漢語拼音都寫在一個卡片上,然後每天利用一些碎片時間來跟讀記憶。慢慢的我能記憶更多的拼音。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內容都是重複的,這便加快我對語言的學習。 ✍閱讀超出能力範圍的內容 多讀一些超出能力範圍的課外讀物。我所說的不僅僅是針對學習者的特殊文本,而是關於我感興趣的主題的廣泛材料。我之前會聽講座,我覺得一些講座可以幫我更深層次的了解中國歷史和文化。 七個月之後,我閱讀了第一本中文小說《駱駝祥子》,這是老舍寫的一部著名的描寫20世紀上半葉動蕩的北京生活的小說。 ✍ 多大聲朗讀,相信自己 大量練習,既要對自己說話,又要對別人說話。練習模仿你所聽到的內容。查找有音訊的文本。聽一個短語或句子,然後嘗試模仿語調,而不必太擔心個別聲音。我還會錄製自己的聲音以進行比較。這樣不僅聲調的控制力會提高,你的用詞也會變得更地道。 當我在練習的時候,不要再懷疑自己的語氣或語言的任何其他方面。只要讓我聽到和練習過的單詞和短語、錯誤等等都展示出來。然後一遍遍去修改、更正。堅持學習漢語發音,一定會看到進步的。 無論你的普通話處於哪個階段,都不要害怕去學習。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成功,堅持學習漢語發音之後,你的口語能力自然會提高不少。找到自己的節奏,做自己人生的導師!

學中文分級閱讀,看《不完美受害人》

最近的熱播劇《不完美受害人》即將收官,這個在暑假檔上映的劇集引發了無數網友的討論。報名了中文分級閱讀的小朋友可以看看這部劇,不但可以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還可以鍛煉自己的中文閱讀能力。 故事以一場職場性侵羅生門為線索,呈現了弱勢群體在性侵之後受到的強大的隱形壓力,抽絲剝繭地剖析這種壓力從何而來,受害者為何常常選擇逃避、妥協,而不是勇敢反擊?弱勢群體受到侵害之後,如何才能對抗擁有權勢的施暴者? 網友如此評價:“一集還沒看完,全是各種影射現實的點,酒桌文化、職場歧視、權力壓迫下的性騷擾…… 說是每一秒都在熱搜上蹦迪也一點兒沒錯。“這部劇觸碰了諸多當下現實熱點議題,對複雜人性的剖析和展示,也扭轉了同類型國產劇浮於表面的通病,達到真實而深刻的程度。 整個故事圍繞著“不完美受害人”展開,深刻剖析了受害人為什麼不敢勇敢說出真相。雖然片頭打上了“本故事純屬虛構”的聲明,但劇本的每一筆都緊貼著社會現實。近年來的國產影視作品中,這或許是對性侵受害心理最真實、最深刻、也是最負責的一次詮釋。 遭受性騷擾侵害后,很多人會落入“不完美受害人”困境之中。沒有經歷過相同處境的人,總會難以置信地疑問:“你為什麼不推開?你為什麼不逃離? 為什麼不反抗?” 《不完美受害人》表面是講一個揭開性侵害真相的故事,但實際上是對人性、權力、慾望的揭示。導演楊陽說,故事里沒有完美的人,但卻有勇敢的人,“我希望她們的勇敢被人們看到。小心翼翼揭開傷疤,用愛去擁抱受傷害的人。這是在整個創作過程中我給我自己的提示。 這部劇鋪陳開一個人性的灰色空間,人們遊蕩在黑與白之間。單純者也會撒謊,施暴者也有真情,正義的化身卻有可能助長邪惡,而在法庭上收穫的正義,到現實中也不一定能換回安寧。 在這樣一場巨大的心靈重創以及後續一系列持續性傷害中,剛剛步入社會的趙尋被逼著迅速成長,迅速認識社會,也認識自己。她想要穿越層層迷霧,最後終於看清一切。通過呈現這樣一個跌宕起伏的故事,這部劇也是試圖看清複雜現實的迷霧。 不管我們遇到什麼,都要勇敢的向惡勢力說不。身處黑暗想要迎來光明,就需要撕開偽裝,把不堪的一面暴露出來,才能戰勝解決,迎來光明。 劇中律師林闞雖然身處自己的事業巔峰,但在陷入職業倫理和內心情感兩相撕扯后,她卻敢於將一切歸零:“美好的仗我打過了,當跑的路我也跑盡了,所信的道我也守住了!堅決捍衛自己內心堅守之道。 趙尋作為“不完美的受害人”,不僅需要直面內心的掙扎,還要承受親人的質疑、社會上如潮水湧來般的輿論壓力,她雖然怯懦退縮過,但最終還是選擇鼓起勇氣,勇敢說“不”。 員警晏明(鍾楚曦飾)也從最初的理性查案,逐步深刻認識到不完美案件背後的社會起因。 米芒(穎兒飾)深陷家暴泥潭,在林闞的説明下選擇奮起反抗,拿起法律武器勇敢捍衛自身權利,最終走出陰霾向陽而行。故事里每一個人物都不扁平,他們豐富立體也各具瑕疵“毛邊”,最終他們各自從案件中實現的成長與蛻變,也從側面向觀眾傳達出敢於發聲的正能量。 想要更好的理解這部劇背後的意義,中文分級閱讀理解就很重要。 中文分級閱讀起源於發達國家,在香港、台灣地區發展了十幾年,分級閱讀概念產生於對少年兒童生理和心理特徵的科學分析。少年兒童在不同的成長時期,閱讀性質和閱讀能力是完全不同的。 具體來說,就是按照少兒兒童不同年齡段的智力和心理發育程度為兒童提供科學的閱讀計劃,為不同孩子提供不同的讀物,提供科學性和有針對性的閱讀圖書。 所以,隨著社會的發展,小朋友們從小就要灌輸正確的維權和法律意識。這樣才能減少劇中這種惡性事件的發生!

瞭解刀郎的《羅剎海市》,培養漢語中文興趣

近日,歌手刀郎帶著他的新專輯重回大眾視野,其中的一首新歌《羅剎海市》在網路上引起軒然大波,頻頻登上熱搜。提高漢語中文興趣,讓我們走進刀郎歌曲背後的世界。 刀郎的人: 刀郎,本名羅林,中國著名的流行音樂男歌手、音樂人。他從名不經傳到小有名氣經歷了不少坎坷。 1991年,羅林在海南唱歌時與幾個樂手組成了“地球之子”樂隊,擔任鍵盤手,後來迫於生活樂隊解散。 1993年,羅林碰到了一個改變他人生命運的人,那就是新疆姑娘朱梅。隨後羅林就跟著朱梅一起到了新疆,開始了和新疆民樂的親密接觸。 到新疆之後,羅林嘗試著把流行音樂和新疆民樂結合起來進行創作。也在這裡,羅林第一次聽到「刀郎」這個詞。 原來,「刀郎」是指古代居住在塔里木盆地邊緣、葉爾羌河流域個別地區人的自稱,在阿瓦提、巴楚、麥蓋提等地,至今有許多維吾爾族人仍自稱為「刀郎人」,也有把他們居住的地方也稱為“刀郎”的。 “刀郎人”勇敢剽悍,勤勞樸實,他們相互説明,同舟共濟,用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在條件異常惡劣的自然環境中勇敢地生存力下來。 正是懷著對「刀郎人」的敬佩,羅林決定把「刀郎」作為自己的藝名。同時,他也通過自己的歌曲創作,把「刀郎文化」帶向了中原廣大地區,能夠讓我們領略到不一樣的“異域風情。 刀郎的歌: 把新疆民樂融入流行音樂之後,刀郎於2001年發行了個人首張專輯《大漠情歌》。2003年又發行專輯《西域情歌》。 2004年,刀郎發行專輯《2002年的第一場雪》,並以專輯同名單曲《2002年的第一場雪》正式出道。 也就是在這一年,《2002年的第一場雪》的歌聲飄進了大街小巷,紅遍了大江南北。刀郎的這首歌深受歡迎,其旋律至今仍在許多人的耳畔回蕩。 如今,隱匿十年的刀郎又從新歸來。帶著他的新作《羅剎海市》,從以前的“浪子風格”轉變成了“諷喻風格”。 《羅剎海市》究竟是個什麼故事? 《羅剎海市》這首歌的故事取材於清代作家蒲松齡《聊齋志異》的故事《羅剎海市》,主要講述了一個“以醜為美”的世界里發生的故事,內容極具諷刺性。 《羅剎海市》講述了一個叫作馬驥的少年,長相俊美,風流倜儻,才華橫溢。長大之後,他再去海外經商的途中遭遇颶風,被吹到一個叫“大羅刹國”的地方。這個地方裡面的人都長得奇醜無比,但是只有醜的人才能當官。 他講自己扮醜成張飛模樣才有機會見到了國王。但是最後發現他的醜是假扮出來的,於是人們就開始排擠他。後來,在機緣巧合之下,他來到一個叫「海市」的地方。“海市”是四海蛟人聚集在那裡賣珠寶的地方,那裡也經常有神仙來往。 到了海市之後,他寫了一篇《海市賦》,於是被龍王大加讚賞,並把女兒嫁給了他。 其實,培養漢語中文興趣之後,我們就不難理解這個故事背後的寓意。 刀郎諷刺的是混亂的娛樂圈和生活中的一些不合理現象。娛樂圈中那些顛倒美醜、不辨才華的現象恰恰也符合蒲松齡原著《羅剎海市》的諷刺範圍。 培養漢語中文興趣,瞭解歌曲故事的背後,我相信你會更加欣賞歌手刀郎!

提高中文常識意識,從自身做起!

“快!先救她們!不用管我!“這是齊齊哈爾市體育館坍塌救援現場。在此,我想呼籲大家,提高中文常識意識,從自身做起! 隨著一聲驚雷,一座建築屋頂轟然倒下。齊齊哈爾藍天救援隊隊員李佩霖說到:“體育館整個天花板和房樑都跌落在地上,我們把裡面幾乎翻了個底朝天,才找到最後一個失聯學生。” 據央視新聞報導:23日14時52分,齊齊哈爾市第三十四中學體育館發生一起屋頂坍塌事故,這是齊齊哈爾近年來最為嚴重的安全事故。在這起事故當中,共有11名師生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  一位父親哭著說到:“我的女兒非常懂事,她剛在省上的比賽中拿了名次,馬上要去湖北比賽了!為什麼老天要這樣對待她!這讓我們以後要怎麼活下去啊。” :’-( “可是,我的朋友全部都走了,就剩我一個人了。我早已把你們當做家人,你們不要忘記我啊”——來自一位倖存隊員發文悼念朋友。 根據後續報導,是因為體育館的頂面被施工人員放了一種叫珍珠岩的材料。 珍珠岩是一種酸性火山岩,是岩漿噴發到地表快速降溫後形成的一種岩石,二氧化矽的含量超過95%。這類岩石的容重(即單位體積的岩石品質)較小,且孔隙性很大,“甚至有的放在水裡都能漂。 而且,珍珠岩是一種保溫材料,一般用在建築中起到保溫的作用。但是如果不做防水,會經常滲水。如果在屋頂堆砌的話,肯定對建築的承載有影響。 引起這場災難就是因為珍珠岩遇水膨脹,給屋頂造成了負重,導致坍塌。如果建築方具備一些中文常識意識,或者可以規避這場悲劇。幾秒鐘的決定,一秒鐘的坍塌,造成了十幾個家庭的一輩子的創傷。 事後齊齊哈爾的市民自動組織去給這些可愛的孩子們送上鮮花和食物。願通往天堂的路不在寂寞。可憐的花兒,還未綻放就已經凋謝! 願此類事件不再發生! 這起事故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不管在學校,還是在商場,我們都必須加強施工監管。必須得有第三方監管公司來做,而且監管公司必須背負起責任來! 人們盼望的,是真實、用心、嚴格的安全檢查,不要每次總是等到事故發生后才開始認真起來; 不要每次都等到無辜群眾遇難之後,檢查者才意識到生命的寶貴,更不要等輿論怒火滔天時,再把安全檢查當成平息憤怒的工具。 所以,提高中文常識意識是很重要的。每個人多瞭解一些這方面的知識,很可能就防患於未然,在關鍵的時候,更好的保護自己,保護家人!

學習小一中文補習,走進惠安女的文化世界

學習小一中文補習,讓我們一起瞭解惠安女的文化世界。 今年四月份的時候我去福建旅遊,在朋友的家裡入住。朋友的媽媽就是遠近聞名的惠安女。 她頭上包著一個絲巾,穿著黑色緊身褲,一個黑亮的麻花大辮子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朋友和媽媽用閩南語溝通,閩南話是中國的特色語言之一。雖然我是一點也聽不懂,但是聽她們對話覺得很有意思,這使得我對閩南文化十分感興趣。 惠安女是中國唯一現存身著具有少數民族特色服飾的漢族群體。惠安女主要生活在福建泉州惠安縣惠東半島的海邊。 她們以奇特的服飾和勤勞的精神聞名海外。 朋友的家住在净峰镇,我看小镇上有很多惠安女,她们的服饰比较奇特。阿姨说:“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这几个词可以涵盖惠安女的服饰。 封建頭 惠安女常年頭戴黃色鬥笠,鬥笠下面是一條鮮豔的花朵方巾。然後用方巾圍住臉頰露出一個“’v”字型的臉,方巾是用來抵禦海風的。 一般在方巾上勤勞的惠安女還會繡上自己的名字,或者放入照片。這樣就更容易分辨啦! 民主肚 惠安女全身上下都包裹的很嚴實,那為什麼唯獨漏出腰部呢? 這裡有個傳說:有一次皇帝準備南巡,地方官吏想要給皇帝一個好的印象於是讓當地的婦女漏出腰部,上面掛滿銀飾,在把上衣做短。皇帝看到當地連婦女都過得十分富足,於是便獎賞了當地十萬銀兩。此後,佩戴銀飾腰帶成為一種財富的象徵流傳下來。 節約衣 惠安女的上衣比較短,減去了過去繁雜的拼接工藝,胸口和袖口緊貼手臂,充分體現出婦女身上的曲線。一般上衣都是七分袖,既可以防曬,幹活也方便。 衣服顏色多為深色,比如藍色、黑色、綠色等等。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惠安女的服飾顏色也是一步一步的改變,現在衣服的樣式和顏色越來越多。 浪費褲 惠安女的褲子大多都是比較寬鬆的,年輕的姑娘大多數都穿著用尼龍製成的寬大的西裝褲。 惠安女的腰部一般都扎紅藍腰帶,褲子腰圍小、臀圍大,非常舒適又便於勞作。 其實惠安女的服飾還被稱為“行走的刺繡”。 惠安女的刺繡包容萬物,筆架山的花草蟲、崇武海岸的魚蝦蟹、惠安的日月海都被她們繡在衣服上,她們用質樸和純真的方式向世人們展現自己的獨特文化。同時也寄託了她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 我記得很清楚,白天的時候朋友帶著我去祭拜了“媽祖”。(媽祖是福建沿海地區敬仰的神靈,媽祖是海上的神仙。沿海地區的人們出海打魚維持生計,所以希望媽祖能保佑出海的人民一切順利。) 祭拜過後,朋友的小侄女是新加坡華裔,我們又和她聊了聊小一中文補習,告訴她一定要好好學習中文。下午的時候,朋友的媽媽騎了一個摩托車,帶著我們圍著小祚鎮轉了一大圈。 路上都是勤勞的惠安女在辛勤的勞作。惠安女以吃苦耐勞的品質聞名於世,大部分男子在外以漁業為主,女子則承擔了家庭的重任。但是她們任勞任怨,不論下海、耕田還是縫補衣物、孝敬公婆,她們都能乾的非常出色。 晚上朋友的媽媽給我們準備了海鮮,我沒有吃過皮皮蝦,這是我第一次吃。味道十分鮮美。 吃完飯後,我們提議出去走走。於是來到海邊,海風陣陣,海面波光粼粼,我們一行四個人光著腳踩在沙子上,海的那邊停靠著大大小小的漁船。 夕陽西下,我們追著太陽落山的腳步。我再次感歎惠安鎮和惠安人的身上,有太多的美德,太多的故事,太多的傳奇。 關注小一中文補習,讓我們一起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吧!

走進舞者楊麗萍,了解漢語文化底蘊

她用一生的時間去演繹了孔雀舞,在世界的舞臺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她就是舞者楊麗萍,今天我們走進她的故事,了解漢語文化底蘊。 關於楊麗萍的標籤有很多,比如:少數民族、雲南仙子、孔雀公主等等。她一直給大眾展現了一個完美的形象。但其實,她始終是一個鮮活的人。她在不斷地成長和改變…… 她總能打破固有印象,給別人創造無限驚喜。 她走遍雲南的山山水水,耗時三年創作出大型舞台劇《雲南映像》。 幾年後又創作出《平潭映射》和《黃山映像》。她雖然是雲南文化代言人,但是她也可以讀懂福建,讀懂黃色。 當你以為楊麗萍只是一位傳統的東方舞者時,她卻帶著《春之祭》和《十面埋伏》走上國際舞劇,向世界訴說著中國審美和個人藝術。 64歲的楊麗萍坦言,隨著時間的推移,自己對生命的理解也加深了。有人曾經問她:“跳了幾十年了,你覺得有意思嗎?”她這樣回答道:”孔雀舞已經融入我的靈魂,孔雀就像鳳凰一樣,成為我的一種精神追求。” 楊麗萍認為,舞劇《孔雀》的一生實際上就是人類的一生。表演的過程,也是我體驗生命怎麼走向極致、走向死亡、走向光明的過程。每一天的表演都是一個新的開始,所以我覺得特別美好。我不會煩,也從不會覺得無聊。我跟年輕演員講,每次上臺都是一個考驗,都是一個不同的經歷,要去疊加、去累積,你自己的表演,包括人格,才能不斷走向豐富和厚重。” 成功的背後也是無數心酸組成的。楊麗萍由於要維持身材,十幾年沒有吃過米飯; 為了演出孔雀的靈動,每年都要花費高額的費用來保護她五釐米以上的指甲; 同時為了維持身材,她選擇不育…… 這是來自楊麗萍個人帳號底下的評論。因為選擇了不婚不育就遭受到網友的一片攻擊。但是她堅定且淡然的回答道: “我來這世上的使命,不是為了傳宗接代。一隻螞蟻也是我的孩子,我的舞蹈作品也是我的孩子。 ” 結婚生子只是人生的選擇題,這束縛不了楊麗萍追求藝術的內心,反而她一生都在用舞蹈的方式尋求快樂。 就如她自己所說:“舞蹈並不是我的職業,而是一種對世界的觀察和對話,我是生命的旁觀者,我來世上,就是要看一顆樹怎麼生長,河水怎麼流,白雲怎麼飄,甘露怎麼凝結。”她參透了漢語文化底蘊,她在用她自己的方式告訴世界”我來過!” 不是每個人都需要鮮花和掌聲,如今孑然一身的她,依舊和舞蹈為伴。她參透了漢語文化底蘊,悟出了自己的處世之道。不求深刻,只求真誠。她說:“如果有來生,我想做一顆榕樹,生在我的故鄉旁,雲水之間,便是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