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咻——!”小极趴在客厅地毯上,眼睛瞪得像两颗黑葡萄,紧盯着电视里踩着风火轮的哪吒。屏幕上红绫翻飞,他跟着喊”混天绫”,可舌头刚碰到”绫”字就卡壳了——这三个字他只认识”纟”,剩下的部分像团乱毛线。 “小极,该练华文了。
“妈妈端着牛奶推门进来,看见儿子对着动画片抓耳挠腮,轻轻叹气。
这是小极三年级开学后的第三个周末。
自从学校播放了内地动画片《哪吒传奇》片段,他就彻底迷上了。每天放学第一件事就是冲回家等更新,可越看越着急:角色对话里的”乾坤圈””风火轮”,他认不全字;和同桌聊”哪吒为什么救敖丙”,他憋红了脸也说不明白;就连妈妈指着海报问”这是谁的法宝”,他也只能支支吾吾:”红…红的那个?” “要不试试线上华文课?”爸爸翻着教育机构资料,停在sino-bus的页面,”一对一定制华文课,听说能按孩子兴趣设计内容。” 妈妈犹豫了一下:”会不会太枯燥?小极坐不住。” “他们有动画互动环节,老师会结合孩子喜欢的题材教。”爸爸点开试听课视频——屏幕里的女老师举着哪吒手办,笑着问:”如果哪吒要介绍自己的法宝,会怎么说?” 小极扒着沙发凑过来,眼睛亮了。
试听华文课当天,小极紧张得把铅笔咬出了牙印。可屏幕里的Luna老师一开口,他就放松了:”我知道你喜欢哪吒,今天我们就用他的故事学华文好不好?” 第一节课,Luna老师打开《哪吒传奇》截图:”你能说说这幅图里有谁?他们在做什么吗?”小极盯着哪吒举着火尖枪的画面,憋出几个词:”哪吒…拿枪…打坏人?”Luna老师竖起大拇指:”说得很好!那’火尖枪’这三个字怎么写?我们先学’火’——像不像火苗在跳舞?”她用动画演示”火”字的演变,小极跟着书空,记住了那三笔。
第二节课,Luna老师拿出小极画的”哪吒武器图”:”你说这是混天绫,能形容它的颜色和样子吗?”小极想了想:”红红的,像…像飘起来的丝带!”Luna老师立刻把这句话写在白板上:”混天绫是红红的,像飘起来的丝带。”又带着他拆分词语:”混天”是”混合天空”的意思,”绫”是一种丝织品。小极摸着课本上的生字卡片,突然发现”绫”字右边的”夌”,和之前学的”凌”有点像——原来汉字也有小秘密!
三个月后,小极的变化连妈妈都惊讶。那天全家看《哪吒传奇》大结局,当哪吒喊”我命由我不由天”时,小极跟着一字一顿念出来,每个字都清清楚楚。妈妈转头看他,他正晃着腿解释:”‘我命由我不由天’就是说,我的命运自己决定,不是老天爷安排的!”
更让妈妈惊喜的是,小极开始主动”教”父母华文了。吃早餐时,他指着面包包装上的”牛奶”二字:”这个’牛’,撇在左上,横要平;’奶’是女字旁,右边要写紧凑。”上周班级分享会,他站在讲台上,用投影仪放自己画的哪吒故事图,流畅地说:”这是哪吒的乾坤圈,它是金色的,像大铁环,能变大小……”台下的同学瞪圆眼睛,班主任在笔记本上画了颗五角星。 “现在小极的华文课本总是皱巴巴的,每一页都有他用荧光笔标出来的’哪吒生词’。”妈妈翻着孩子的作业本笑,”上次测验,他的词语解释题全对了,老师还批注’能用动画角色举例,很生动’。”
晚上,小极又窝在地毯上看《哪吒传奇》。这次他没急着等翻译,而是捧着华文练习本,边看边在空白处写:”哪吒的师父是太乙真人,’真’字上面是十,下面是具……”窗外的月光洒在他的作业本上,那些曾经让他头疼的汉字,此刻都变成了和哪吒一起冒险的伙伴。 “妈妈,明天sino-bus的华文课,我要跟老师讨论’灵珠和魔丸’的区别!”小极突然抬头,眼睛亮得像星星。妈妈摸摸他的头,听见他小声念叨:”灵,左边是火,右边是彐……” 原来最好的华文课,是让孩子因为热爱,主动去拥抱文字的温度。
Contact Us WhatsApp:+86181653290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