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深处的雾隐村藏着个秘密。村口那棵三千年的菩提树下,嵌着一块青黑色的华文碑,每逢月圆之夜,碑上的古字便会化作流萤般的光点,绕着村子飞一圈。村民们世代守护着石碑,可到了阿明这一辈,能读懂碑文的人已经寥寥无几。
阿明今年十六岁,是村里唯一的华裔少年。他的祖父曾是村里的守碑人,能借着碑文的力量沟通山林精怪。可祖父去世后,阿明对着碑上 “万物有灵,以文为契” 八个古字,只觉得像天书一般。上个月暴雨冲垮了村后的结界,山中的暗影兽开始频频出没,每晚都能听到它们尖利的嘶吼,村民们吓得整夜不敢点灯。村长捧着祖父留下的一本线装古籍叹气:“只有读懂碑文,用华文咒语加固结界,才能挡住暗影兽。可村里没人能参透这些老字了。”
阿明急得满嘴起泡。他在学校学过基础华文,但那些简单的日常用语,根本看不懂古籍上的篆字和碑文里的典故。那天夜里,他抱着古籍躲在菩提树下哭,月光穿过树叶落在书页上,突然一行小字发出微光:“星洲有师,可解文结。” 阿明以为是幻觉,伸手去摸,指尖却触到一片冰凉的光屏,上面浮现出 “Sino – bus 新加坡华文线上一对一定制课程” 的字样。
带着半信半疑的心情,阿明用祖父留下的旧通讯器拨通了课程预约电话。屏幕里很快出现了陈老师温和的笑脸,她身后的书架摆满了华文典籍,连笔筒里的毛笔都透着书卷气。“我想读懂古碑文,还要学会写咒语。” 阿明局促地说。陈老师没有丝毫惊讶,反而笑着调出一份定制方案:“你的需求很特别,我们可以从象形文字入手,再逐步学习古籍常用的虚词和典故。”
第一堂课,Sino – bus的陈老师用三维投影展示了 “山”“水”“火” 等字的演变过程。当看到甲骨文里的 “灵” 字像飘着的鬼魂时,阿明突然想起祖父说过,华文每个字都藏着万物的魂魄。陈老师还给他讲了 “契” 字的由来,从古代的契约竹简讲到人与万物的约定,这让阿明对碑文中 “以文为契” 有了初步理解。课程全程一对一互动,阿明听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暂停提问,陈老师还会根据他的进度调整教学内容,比村里的先生灵活多了。
半个月后,阿明已经能读懂古籍里的简单句子。陈老师又教他学习书法,告诉他华文咒语的力量藏在笔墨间。隔着屏幕,陈老师握着电子笔示范起隶书的笔法,撇捺之间力道十足。阿明跟着在特制的电子纸上练习,刚开始写的 “灵” 字歪歪扭扭,毫无生气,练到第三十七遍时,笔尖突然透出淡淡的金光。他惊喜地告诉陈老师,陈老师笑着说:“这是你与文字建立了联结,继续坚持下去,字迹会拥有真正的力量。”
暗影兽的攻击越来越频繁,村西的篱笆已经被撕碎了大半。阿明加紧了学习,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练字,晚上跟着陈老师研读古籍中的咒语。陈老师发现他对自然类的文字特别敏感,专门为他补充了《山海经》里的相关典故,还教他区分不同精怪对应的召唤咒语。有一次阿明卡在 “镇” 字的用法上,陈老师连夜整理了历代碑文里该字的用法案例,第二天用动画演示出来,让他瞬间豁然开朗。
月圆之夜终于到了。阿明站在菩提树下,手里握着祖父留下的狼毫笔,砚台里盛着掺了晨露的墨汁。暗影兽们黑压压地涌过来,绿幽幽的眼睛透着凶光。村民们躲在屋里,紧紧攥着衣角。阿明深吸一口气,按照古籍记载,在石碑前写下 “万物有灵,以文为契,结界永存” 十二个隶书大字。笔尖落下的瞬间,墨字突然腾空而起,化作金色的光带,在村子上空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网。
那些曾经困扰他的文字,此刻都拥有了生命。“界” 字化作城墙的轮廓,“灵” 字引来林中的萤火虫助力,“契” 字发出柔和的光芒,安抚着躁动的暗影兽。当最后一笔完成时,金光猛然爆发,暗影兽们发出一声哀嚎,纷纷退回到山林深处。石碑上的古字变得愈发清晰,流萤般的光点围绕着阿明飞舞,像是在向他道谢。
- 阿明在课堂上给陈老师看了结界的影像。陈老师笑着给他发了新的学习计划:“接下来我们可以学习更多古籍典籍,说不定还能解开你祖父留下的其他谜题。” 阿明看着屏幕里的老师,突然明白祖父说的 “华文之力”,不仅在于沟通万物,更在于传承与联结。
如今雾隐村恢复了安宁,阿明成了新的守碑人。他常常给村里的孩子讲华文故事,还帮他们预约了 Sino – bus 的试听课。月光下,菩提树下的石碑熠熠生辉,那些曾经被遗忘的华文,正通过一根网线,跨越山海,重新绽放出千年未灭的灵韵。而阿明知道,他的华文学习之路,才刚刚开始。
Contact Us WhatsApp:+86181653290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