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o-bus|陈芷萱的华文逆袭之路

新加坡美雅小学五年级的陈芷萱有一个不愿打开的秘密抽屉——里面装满了画着红色叉叉的华文作业和试卷。每当父母问起她的华文学习情况,她总是含糊其辞,然后迅速躲进自己的房间。

“芷萱,这次华文测验的成绩出来了吗?”晚餐时,妈妈看似不经意地问道。

芷萱的手微微一顿,低头盯着饭碗:“还,还没有。”

爸爸陈伟明叹了口气:“我们在家都说华语,为什么你的华文成绩总是上不去?”

这个问题困扰着芷萱同样很久。她能听懂日常对话,也能进行简单交流,但一到阅读理解和写作,她就感到力不从心。那些方块字在她眼里就像一团团模糊的黑点,难以捉摸。

转折点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学期中的家长会后。芷萱的华文老师林女士特意留下了陈伟明。

“芷萱是个聪明的孩子,其他科目都很优秀,唯独华文拖了后腿。”林老师翻看着成绩单,“五年级的华文课程难度明显提升,如果现在跟不上,明年备考PSLE会更吃力。”

当晚,陈家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

“我和林老师谈过了,她觉得芷萱需要针对性的帮助。”陈伟明对妻子说,“我同事推荐了Sino-bus的线上华文课程,据说专门为新加坡学生设计。”

芷萱一听又要补习,立刻抗议:“我已经有补习老师了!再多一个又有什么区别?”

“这是线上一对一课程,可以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定制。”妈妈耐心解释,“而且时间灵活,不用在路上奔波。”

在父母的坚持下,芷萱勉强同意试听一节课。

初见曙光

周六上午,芷萱不情愿地坐在电脑前。屏幕上出现了一位笑容温和的年轻女教师。

“芷萱你好,我是Sino-bus的李老师。”她的声音清脆悦耳,“不用担心,我们的第一节课不是考试,而是聊天。”

李老师没有像学校老师那样直接翻开课本,而是先询问了芷萱的兴趣爱好。当得知芷萱喜欢烘焙和画画时,她眼睛一亮。

“太好了!那我们今天就从你最喜欢的饼干食谱开始学华文吧!”

李老师分享了一段关于制作黄油饼干的短文,里面包含了许多五年级必须掌握的词汇。不同的是,这些词汇都被标注了拼音,并且配上了生动的图片。

“你看,‘搅拌’这个词,就像你用打蛋器搅拌面糊的动作;‘烤箱’就是你每天都会用到的厨房电器。”

令芷萱惊讶的是,在这种贴近生活的情境中,那些原本枯燥的词汇突然变得鲜活起来。她不仅很快记住了这些词语,还能正确运用它们造句。

量身定制的学习方案

试听课结束后,李老师为芷萱量身定制了一套学习方案。

“芷萱的主要问题不在于语言能力,而在于对华文的兴趣和信心。”李老师在给陈伟明的反馈中分析,“五年级课程重点培养阅读能力,我会选择她感兴趣的材料入手,逐步建立她的语感。”

“至于写作,很多学生害怕写作是因为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我们将从短文开始,先培养表达的习惯,再提升表达的技巧。”

正式课程开始后,芷萱发现Sino-bus的课程确实与众不同。

针对五年级阅读能力的要求,李老师没有让芷萱直接啃读冗长的文章,而是精心挑选了适合她水平的短文。这些短文主题多样,从科学知识到生活故事,都是芷萱感兴趣的内容。

“先读懂,再读多。”李老师总是这样说。她会教芷萱如何找出文章的关键词,如何通过上下文猜测生词的意思,这些都是学校考试中非常重要的技巧。

在写作方面,李老师也有一套独特的方法。

“不要想着一口气写出一篇完美的作文。”她告诉芷萱,“我们先从写对句子开始,然后学习如何把句子连成段落,最后才是完整的文章。”

每次写作练习,李老师都会给出清晰的框架和指引,让芷萱知道从何下笔。她还会分享一些实用的写作技巧,比如如何运用比喻让文章更生动,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增强表现力。

突破瓶颈

随着课程推进,芷萱的华文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五年级下半学期,学校开始了PSLE的预备训练。面对复杂的阅读理解问题和作文题目,芷萱再次感到力不从心。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总是读不懂文章的意思?”一次课程中,芷萱沮丧地说。

李老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历:“我小时候也觉得华文难,直到我的老师告诉我,阅读不是认字,而是理解。就像拼图,单个的碎片没有意义,但拼在一起就有完整的画面。”

她教给芷萱一套“三步阅读法”:先快速浏览了解大意,再仔细阅读找出细节,最后结合问题定位关键信息。这套方法特别针对新加坡华文考试的题型设计,实用而有效。

对于写作,李老师则带着芷萱系统地整理了各类文体的写作模板和常用句型。“这不是为了死记硬背,而是让你在考试时有章可循。”

收获的季节

学期结束时,芷萱迫不及待地冲回家,手里紧紧攥着一张华文试卷。

“爸爸妈妈,我华文考了85分!”她几乎是喊着宣布这个好消息,“全班第五名!”

陈伟明接过试卷,难以置信地看着上面的分数。从不合格到85分,这个进步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李老师今天表扬我了。”芷萱兴奋地分享着,“她说我的阅读理解进步最大,这次考试只错了两题。作文也拿了28分!”

更让父母惊喜的是,芷萱现在会主动阅读华文书籍了。她的秘密抽屉里,那些画满红叉的试卷早已被清理一空,取而代之的是她从图书馆借来的华文故事书和自己在Sino-bus获得的奖励证书。

“我不怕华文了。”芷萱自信地说,“李老师教会了我学习方法,也让我发现华文其实很有趣。”

看着女儿的转变,陈伟明感慨万分:“选择Sino-bus不仅提升了芷萱的华文成绩,更重要的是重建了她对华文的信心和兴趣。”

新的起点

现在的芷萱依然是那个热爱烘焙和绘画的女孩,只是她的生活中多了一份对华文的热爱。她开始用华文记录自己的烘焙食谱,甚至尝试为每道甜点写一个小故事。

“将来我想用华文和中文写一本烘焙书。”她向李老师分享这个梦想时,对方鼓励地说:“只要你保持现在的热情和努力,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

从恐惧到喜爱,从逃避到拥抱,陈芷萱的华文逆袭之路证明了一点:只要有正确的方法和适当的引导,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之道。

而这一切,都始于那个被迫参加的Sino-bus试听课——一个她曾经抗拒,如今却感激不尽的选择。

Contact Us WhatsApp:+8618165329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