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o-bus新加坡华文|佩奇的华文魔法课堂

阳光透过猪爸爸的向日葵花园,洒在佩奇家的餐桌上。猪妈妈举起一张华文测验卷,温柔地说:“佩奇,‘苹果’的‘苹’少写了草字头,‘好朋友’的‘友’写成了‘有’哦。”佩奇耷拉着圆耳朵,把粉红色的脸颊贴在卷纸上:“华文的方块字太难记了,比苏西的蝴蝶结还复杂。”

这时,猪爷爷推着小推车从门口进来,车上装着刚从镇上书店买的华文绘本。“听说了吗?羚羊夫人推荐了一个Sino-bus新加坡华文线上课,是一对一的,专门教小朋友用华文讲故事。”猪爷爷晃了晃手里的平板电脑,屏幕上一只举着毛笔的卡通熊猫正朝佩奇挥手。

第二天下午,佩奇特意换上最喜欢的红裙子,坐在客厅的地毯上。平板电脑刚接通,就传来一阵亲切的声音:“你好呀佩奇,我是Sino-bus的陈老师,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会‘变魔术’的汉字朋友哦。”陈老师身后的背景是新加坡的滨海湾花园,巨大的超级树在屏幕里闪闪发光,佩奇立刻睁圆了眼睛。

“老师,汉字一点都不好玩,它们总是站得方方正正的。”佩奇噘着嘴说。陈老师笑着点开课件,屏幕上突然跳出一个会动的“苹”字——草字头像两片翠绿的叶子,下面的“平”字慢慢变成了红通通的苹果形状。“你看,‘苹’字带着草字头,说明它和植物有关,就像你花园里的向日葵一样。”

佩奇惊喜地拍起手,乔治举着恐龙玩偶凑过来,对着屏幕里的苹果“嗷呜”叫了一声。这节Sino-bus体验课,陈老师完全没讲枯燥的笔画规则,而是从佩奇熟悉的事物入手:用佩奇的红裙子教“红”字,用乔治的恐龙教“大”字,连猪爸爸的泥坑都成了教具——“泥”字的三点水,就像泥坑里溅起的小水花。

报名正式课程后,陈老师给佩奇定制了专属学习计划。她知道佩奇喜欢和朋友们玩过家家,就设计了“华文小剧场”模块。第一节课的任务是用华文扮演“超市购物”,陈老师当收银员,佩奇拿着虚拟购物篮,一边挑选屏幕上的胡萝卜、牛奶,一边说华文名称。“老师,我要一斤‘胡萝卜’!”佩奇大声说,屏幕上立刻弹出金灿灿的星星奖励,乔治在旁边举着恐龙欢呼:“佩奇厉害!”

Sino-bus的课程里藏着很多新加坡的特色元素,这让佩奇格外着迷。学“热闹”这个词时,陈老师带佩奇“云游”新加坡的牛车水。屏幕里,红灯笼一串串挂在街道上空,华人叔叔在写春联,马来族阿姨在卖彩色的纱丽,印度族哥哥正给小朋友分发糖果。“大家聚在一起,有说有笑,这就是‘热闹’。”陈老师还教佩奇用华文说“新年快乐”,佩奇立刻录成语音发给了苏西。

针对佩奇容易写错别字的问题,陈老师发明了“汉字拼图”游戏。每次遇到难写的字,陈老师就会把汉字拆成几个部分,让佩奇用鼠标拖动拼接。比如“友”字,陈老师说:“上面的‘横撇’是小朋友伸出的手,下面的‘又’是另一只手,两只手握在一起,就是好朋友啦。”现在佩奇写“友”字时,总会先在空中比一比“握手”的姿势。

最让佩奇开心的是“华文分享会”环节。陈老师会把佩奇的华文作业变成卡通动画——佩奇写的《我的泥坑派对》,被配上了猪爸爸跳泥坑的音效;她描写苏西的短文,屏幕上立刻出现两只粉红小猪手拉手的画面。有一次,佩奇写了《乔治的恐龙》,陈老师还特意邀请新加坡的小马来貘小朋友在线听她朗读,小马来貘用华文说:“乔治的恐龙真酷,佩奇你写得太棒了!”

三周后的华文课上,羚羊夫人让大家用“我的家人”为题写短文。佩奇拿起笔,飞快地写下:“我的爸爸喜欢跳泥坑,他的肚子圆圆的,像一个大西瓜。我的妈妈会做美味的苹果派,她的笑容很温暖。我的弟弟乔治最喜欢恐龙,他会用华文说‘恐龙’啦。”

当羚羊夫人念出佩奇的作文时,全班小朋友都鼓起掌来。苏西凑到佩奇身边:“佩奇,你的华文写得真好,能教我写‘蝴蝶结’吗?”佩奇骄傲地挺起胸膛:“这都是Sino-bus的陈老师教我的,她的课就像魔法一样!”

晚上,佩奇把华文测验卷贴在冰箱上,95分的成绩旁边画着一颗红红的苹果。猪爸爸做了他最拿手的巧克力蛋糕,庆祝佩奇的进步。佩奇咬着蛋糕,看着平板电脑上陈老师发来的消息:“佩奇,下周我们要学‘向日葵’的华文写法,还会认识新加坡的国花——卓锦万代兰哦。”

乔治举着恐龙玩偶,用刚学会的华文说:“姐姐,一起学!”佩奇笑着点点头,月光下,她的平板电脑屏幕亮着,那只卡通熊猫仿佛正捧着新的华文课本,等待着下一节充满魔法的华文课。佩奇忽然发现,华文不再是方方正正的方块字,而是能写下家人的爱、朋友的笑,还有全世界美好事物的神奇符号。

周末的时候,佩奇带着苏西、丹尼和理查德来到家里,打开Sino-bus的课程课件。当陈老师在屏幕里教大家用华文说“好朋友”时,五个小动物手拉着手,大声念出那三个温暖的字。阳光穿过窗户,照在他们带着笑容的脸上,就像华文课本里写的那样——“这是最快乐的时光”。

Contact Us WhatsApp:+8618165329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