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o-bus|紫禁城里的华文课

我是甄嬛。

今日下朝,皇上特意来了碎玉轩,眉宇间凝着愁云:”弘曕的汉文功课,又得了丙等。太傅说,他连《三字经》都背不全。”

我心中一惊。作为大清皇子,汉文修养至关重要。可弘曕自幼偏爱骑射,对汉文功课总是敷衍了事。

“臣妾定当严加管教。”我躬身应道。

然而,严厉管教收效甚微。弘曕见到汉文课本就如临大敌,太傅授课时总是心不在焉。

这日,沈眉庄来访,见我为弘曕的学业忧心,便道:”我听闻南洋有个叫Sino-bus的线上学堂,专教华文。据说是一对一授课,根据学生特点定制课程。”

“线上授课?”我颇感新奇。

“正是。”眉庄解释道,”通过特制的琉璃屏风,学生与老师虽隔千里,却能面对面教学。课程完全根据学生程度定制,还能随时调整进度。”

我思忖片刻,决定一试。

初次授课那日,弘曕好奇地打量着发光的琉璃屏风。屏幕上出现一位温文尔雅的先生。

“阿哥吉祥,我是Sino-bus的陈先生。今日我们不读《三字经》,先来聊聊你最喜欢的骑射如何?”

弘曕顿时来了精神。

陈先生巧妙地将骑射术语与汉字学习结合。”比如这个’射’字,左边是’身’,右边是’寸’,寓意射箭时要身形端正,分寸得当。”

更妙的是,sino-bus课程时间灵活。即使随驾巡幸,弘曕也能按时上课,完全不耽误其他功课。

一月后,太傅惊喜地发现,弘曕不仅能够流畅背诵《千字文》,还能讲解其中典故。

“娘娘,阿哥近日进步神速,不知请了哪位名师?”

我但笑不语。

这日皇上考校功课,弘曕从容应对,不仅对答如流,还能引经据典。皇上龙心大悦,当即赏赐了上好的文房四宝。

晚膳时,弘曕兴奋地说:”皇额娘,陈先生今日教了我一个有趣的词——’融会贯通’。他说学习就像练武,要懂得将不同招式融会贯通。”

我欣慰地发现,弘曕不再视汉文学习为苦役,反而乐在其中。

中秋佳节,皇室设宴。弘曕即兴作诗一首,字字珠玑,满座皆惊。连一向严苛的皇后也颔首称赞。

席间,几位嫔妃私下询问教诲之法。我坦然相告:”因材施教最重要。Sino-bus的先生能根据学生特点定制课程,激发学习兴趣。”

此后,宫中多位皇子公主都开始学习此课程。连一向对汉文头疼的蒙古亲王世子,也在课程中找到了学习的乐趣。

一日,弘曕忽然问我:”皇额娘,为何我们要如此刻苦学习汉文?”

我轻抚他的头:”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我大清疆域辽阔,各族文化交融。学好汉文,才能更好地理解这片土地上的亿万黎民。”

弘曕若有所悟。

年终考核时,弘曕的汉文功课破天荒得了甲等。太傅在考卷上批注:”进步神速,见解独到。”

看着弘曕自信满满的模样,我不禁感慨:昔日那个见书就躲的孩童,如今已在文字的海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舟楫。

夜深人静时,我时常思量:这Sino-bus课程最妙之处,不在于教会了多少辞章典故,而在于点燃了求知的火种。让学习不再是苦役,而成了探索世界的窗口。

正如陈先生所说:”每个学生都有一把独特的钥匙,教师要做的,就是帮他们找到这把钥匙。”

月光如水,洒在弘曕新作的诗词上。字迹工整,意境深远。我知道,在这深宫之中,又有一个灵魂通过文字,触摸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Contact Us WhatsApp:+8618165329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