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香港從事香港小學漢語補習已經一年多了,回首經歷過的點點滴滴,真是感慨萬千。
正如香港語文協會名譽會長安子介說的那樣——漢字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數據顯示,香港在1996年參加中文補習的學生比例為34.1%,2009年這一數位為56.7%,2012年已達到72.5%,目前這個比例還在增加。可見,香港的補習文化逐漸盛行。作為對外漢語專業畢業的我也拿起行李,準備奔赴香港做一名小學中文補習老師。於是,就這樣開啟了一段彌足珍貴的旅程。
我從剛開始只會照搬課本的菜鳥,到後面逐步遊刃有餘的開展教學活動。在這個過程中也逐步摸索出自己的一套教學模式。我的理念就是感受中華文化魅力,快樂學習中華文化知識。
🟢創新思路,培養興趣
在面對一門新的語言時,我認為第一要務就是培養興趣愛好,打開學生的思路。讓他們初步瞭解再慢慢喜歡,只有學生有了興趣,才有後續學習的積極性。
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們完全聽不懂我的指令,雖然我也會用肢體語言盡量讓孩子們理解,但是也會讓我有種雞同鴨講的感覺。不但不能完成預定的課堂任務,而且課堂秩序也很混亂。
但是慢慢的我發現孩子們對於音樂很有興趣,非常有文藝天賦。每當聽到音樂便會手舞足蹈,這就讓我聯想到音樂式教學。於是我邊彈邊唱,讓孩子們跟唱。通過這種方式我感覺到他們很快樂的接受了漢語,成功的培養的興趣愛好。
🟣 情景交融,寓教於樂
在香港小學漢語補習期間,孩子們缺乏語言環境。除了在學校的兩節中文課以外,課後根本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環境去練習漢語。為了讓孩子們更快的學習漢語,我變努力創造一個漢語環境。讓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看到漢語,學以致用。
比如我會刻意搜索一些超市打折宣傳單上的圖案,把他們剪下來貼到教學黑板上。從認識蔬菜、水果或者生活日用品開始,讓孩子們通過照片來學習漢語。這樣單調的方塊字不再抽象了,極富生活氣息的漢字詞彙與大家的衣食住行聯繫起來,孩子們一下子覺得漢語和自己的生活拉近了,同時也較為快速準確地記住了詞語,擴大了生詞量。
除此之外,我還會通過定期布置補充閱讀理解練習,讓孩子們瞭解不同的文體。比如,敘述、說明等,還瞭解各種實用文體,如通知、海報、廣告、說明書、書信、日記、賀卡、邀請函,等等。讓孩子們通過團隊協作的模式來鞏固知識。
經過一段時間的補習,我發現孩子們對中文的積極性越來越高。在感到欣慰之際,我也覺得十分的自豪喜悅。
在香港小學漢語補習期間,我有了更深刻的體會。第一,自己的教學不但讓孩子們通過實踐活動感知到中國文化,加深對中國的瞭解和嚮往,而且又提高了漢語學習的積極性。第二,我感受到漢語在香港的地位和影響不斷提升。漢語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語言之一,這為全球交流和跨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橋樑和紐帶。
我期待我的孩子們在漢語的學習道路上越走越遠,如果有機會歡迎來到中國工作和生活,體驗地道的中華文化和中華美食。這將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