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 阶段娃华文不开窍?|Sino-bus华文定制课让小灿从抵触到主动认汉字!

楼主 @宝妈林悦(小灿妈妈):

各位 K 阶段的家长,有没有同款烦恼?我家小灿刚满 5 岁,明年就要升小学,可对华文一点兴趣都没有 —— 教他认 “日、月、水” 这些简单的汉字,他看两秒就扭头玩玩具;让他说一句 “我爱吃苹果” 的华文,他要么用英文怼回来,要么干脆躲进房间。之前买了好几套华文绘本,他连翻都不翻,说 “华文不好玩”。

后来听朋友说 Sino-bus 有针对 K 阶段的华文定制课,抱着试试的心态报了名,没想到才两个多月,小灿居然主动拿着汉字卡片问我 “妈妈,这个字怎么读”!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下课程是怎么帮小灿打开华文大门的,也给同样焦虑的家长做个参考。

1. 用《汉字启蒙》玩着学,孩子不再抵触认汉字

刚开始上课时,小灿坐不住 5 分钟就想跑,课程老师先给小灿做了个趣味测评,发现他对 “静态识字” 特别抵触,但喜欢动手、爱听故事。于是老师把核心教材《汉字启蒙》拆成了 “游戏化任务”,完全不按传统的 “认字、跟读” 模式来。

比如教 “山” 字时,老师先在屏幕上放了新加坡武吉知马山的卡通图片,问小灿 “你跟爸爸去公园爬山时,看到的山是不是长这样呀”,小灿一下子就来了兴致;接着老师用动画演示 “山” 字的演变 —— 从像三座小山的甲骨文,慢慢变成现在的简体字,还让小灿用鼠标 “画一画” 甲骨文;最后拿出提前准备好的 “汉字积木”(课程配套的电子版教具),让小灿把 “山” 字的笔画拼起来,拼对了就奖励一个卡通贴纸。

现在小灿每天都会主动拿出《汉字启蒙》的配套卡片,拉着我玩 “汉字配对” 游戏,比如把 “日” 和太阳图片放一起,把 “月” 和月亮图片对应上,之前认不住的汉字,现在看一眼就能读出来,连幼儿园老师都夸他华文进步快。

2. 口语练习贴生活,从 “不敢说” 到 “主动说”

K 阶段的孩子最怕 “说华文”,小灿之前连 “我要喝水” 都不敢用华文说,总觉得 “说不好会被笑”。课程老师特别懂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没有逼他背句子,而是从他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一点一点引导。

比如小灿喜欢吃榴莲,老师就拿新加坡常见的榴莲品种图片做素材,教他说 “我喜欢吃猫山王榴莲”;知道他每天都玩玩具车,就模拟对话 “小灿的红色玩具车在哪里呀”,让他用华文回答 “在沙发下面”。

更贴心的是,老师会录下小灿的口语练习音频,指出哪里发音不准,比如把 “苹果” 说成 “píng guǒ”(声调不对),就用儿歌的方式教他练声调。现在小灿不仅敢说华文,还会主动跟小区里的华文小朋友聊天,上次居然跟我说 “妈妈,我今天用华文跟小明分享了我的玩具车”,我当时特别惊喜!

  • 趣味写作练基础,从 “画句子” 到 “写句子”

参考资料里提到 K 阶段会安排写作练习,本来我还担心小灿连字都认不全,怎么写作文?结果课程老师的 “低龄化写作设计” 完全打消了我的顾虑 —— 先从 “画句子” 开始,再过渡到 “写句子”。

比如第一堂写作课,老师让小灿画 “我的一天”,小灿画了 “吃早餐、玩玩具、睡觉” 三个场景;接着老师引导他用简单的华文描述画面,比如 “我早上吃面包”“我下午玩玩具车”,然后教他把这些话写下来,不会写的字就用拼音代替。

后来老师还会用 “填空式写作” 帮他进阶,比如给出 “我喜欢____,因为____” 的句式,让小灿填 “我喜欢榴莲,因为它很甜”;甚至让他给玩具起华文名字,比如把蓝色玩具车叫 “蓝宝”,然后写 “蓝宝是我的好朋友”。现在小灿已经能独立写 3-5 句的短段落了,虽然有不少拼音,但能完整表达想法,已经远超我的预期。

  • 定制化节奏太关键,不赶进度只重兴趣

最让我满意的是课程的 “定制化节奏”—— 完全不按固定进度走,而是根据小灿的状态调整。有一次小灿感冒没精神,老师临时把 “认字课” 改成了 “华文儿歌欣赏”,教他唱《小星星》的华文版;还有一次他对 “动物汉字” 特别感兴趣,老师就多安排了两节课,教他认 “猫、狗、鸟” 等字,还讲了新加坡动物园里的动物故事。

不像之前试的其他课程,不管孩子听不听得懂,都按流程讲,小灿越学越抵触。Sino-bus华文定制课的老师总说 “K 阶段学华文,兴趣比认多少字更重要”,确实是这样 —— 现在小灿对华文有了兴趣,不用我催,每天都会主动问 “今天要不要上华文课呀”。

最后想跟各位 K 阶段的家长说,别像我之前那样急着让孩子认多少字、说多少话,找对适合低龄孩子的方法才是关键。如果你们家也有对华文不感兴趣的 K 阶段娃,不妨试试 Sino-bus 的华文定制课,说不定会有惊喜!后续我还会分享小灿的华文学习进展,也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K 阶段华文启蒙的经验~

Contact Us WhatsApp:+8618165329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