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中文閱讀,了解傳統中秋佳節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一句情思,道出了人們的思鄉懷念之情。學習中文閱讀,了解中國傳統的文化節日——中秋節。

中文閱讀

🥮中秋節的來歷

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期,早在《周禮》一書中,就有“中秋”一詞的記載,然後逐步盛行到民間。其實中秋節有很多別稱,因為時間在八月十五,所以還稱為“八月節”“八月半”。

除此之外,還稱為“月節”“月夕”。因為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市圍繞“月亮”開展。月亮又代表了團圓,象徵了美好,故而又稱”團圓節“。

🥮中秋節的習俗

根據中秋節的來源就可以知道,有很多的儀式和風俗。比如:觀花燈,賞月,吃月餅等等。 在唐代中秋賞月極為盛行,在很多著名詩人的佳作中都有歌頌月亮的詩句。現在我國各地還保留 “望月樓”“拜月亭”等等古跡。

另外最重要的是吃月餅。月餅要象徵著團圓,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中秋節祭月後,全家人都圍坐一起分吃月餅,逐漸形成了月餅代表家人團圓的寓意。

我記憶中最喜歡和父親一起過中秋節,小時候每到中秋節,我都期待遠方的父親能提早一天給我帶棗泥餡的月餅。我們會一次吃月餅,一起賞月,晚上還會一起去廣場看煙花。

對我來說,最喜歡中秋節,因為陪伴讓我覺得很溫暖,陪伴給八月十五號附上了更多的希望和美好的寓意。其實現在很多海外小朋友都在進行中文閱讀,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裡面蘊含的精深世界是值得我們去探索學習的。

其實各地對於中秋節的過法也不一樣。

🌝廣東

中文閱讀

在廣東潮汕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針對婦女和小孩。在中秋節的夜晚,一般婦女們會帶著孩子在院子里磕頭跪拜。除此之外,還會準備很多水果和糕點作為祭禮。八月正是芋頭的收成季節,當地的人們也喜愛用芋頭來祭拜神靈。

🌝江西

中文閱讀

江西省的吉安縣,在中秋這一天裡面,人們都會用稻草來燒瓦罐,再把醋倒進去。這個時候香氣就會飄出來。還有的地方會懸掛人們自己編的草燈,大概持續三天左右。

🌝安徽

中文閱讀

安徽人認為中秋節是很重要的節日,他們有“摸秋”、“玩火把”、“殺鴨子”、“磨百刀”等獨特習俗。

在徽州等地皆有中秋玩草龍習俗。草龍是用草紮成的龍,人們在草龍的背後綁上小木棍,然後通過舞龍的方式來表達內心的喜悅之情。

安徽的婺源中秋節,一般孩童都會十分喜歡。他們將磚瓦在空地上堆砌出一個寶塔的形狀,然後在寶塔前面再放一張桌子。桌子上擺好敬奉神靈的器具和食物。走完習俗流程之後,大家就可以一起吃飯一起聊天。

🌝四川

中文閱讀

四川省的人們在中秋節除了吃月餅之外,還會殺鴨子、吃蜜餞等等。有的地方還會點桔燈放在家門口來以示慶祝。

🌝香港

中文閱讀

在中秋佳節,香港的各大Plaza:Sogo、太古等都會相應地進行各種活動。比如各大超市購優惠或者大型公園開展燈會的活動。同時,還會舞火龍和掛燈籠,這樣節日的氣氛瞬間點燃。

像這種各地習俗還有很多,不知道有沒有吸引到你呀?

🥮中秋節的意義
中秋節意味著豐收、美滿和團圓。“以和為貴”是我國的核心價值追求。

蘇東坡說:“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無論是大到家國還是小到個人,中秋節都承載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之情。 團圓,是中秋永遠的主題,也是中國人民文化心理的最終歸宿。 中秋佳節,共用全家團聚之樂,這便是最大的幸福。

來中國學習中文閱讀,感受中國傳統文化,希望你們也能感受到節日帶來的溫情和愉悅。

瞭解端午節,學習漢語基本詞彙

端午將至,想要學習漢語基本詞彙的小朋友們看過來,讓我們一起走進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五月榴花妖豔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端午至,人們又蒸起了粽子、插上了艾葉、斟上了雄黃。加上三天小長假,處處是一派喜樂的節日氣氛。

漢語基本詞彙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是我國傳統的重要節日之一,其來歷悠久、發展豐富、文化內涵深厚,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和情感紐帶。每年農曆五月初五,中華兒女都沉浸在這一盛大而歡樂的節日氛圍中,以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同時也是祈福、避邪、紀念先祖的重要時刻。

端午節民俗起源說法眾多,其中以紀念屈原影響最為廣泛。屈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其心憂家國、情牽百姓、勇於探索、清正高潔的人格魅力和思想精髓,為世人所敬佩。習近平曾多次引用屈原的詩句,頻頻強調家國情懷、民族精神。

那麼,端午節都有哪些習俗呢?

🐉賽龍舟

漢語基本詞彙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楚國人因為捨不得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去救他,之後每年都會舉辦劃龍舟的活動來紀念屈原。 如今,劃龍舟已經成為中國民間傳統的水上體育活動。

賽龍舟不僅是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體育競技,更體現了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龍舟是一種木質的狹長的船體,船頭雕有龍頭,船尾裝飾著龍尾,整個船身色彩鮮豔,充滿了民族特色。同時,船上還有鼓手敲擊節奏,鳴鑼吶喊,以鼓舞士氣和激發鬥志。整個過程充滿了激情和動感,吸引著觀眾的目光。

🥮吃粽子

漢語基本詞彙

據說屈原死後,為了不讓魚蝦啃食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從此之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懷念和尊重,每到折這一天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最早的筒粽。

現在人們用粽葉包裹,裡面放上新鮮的食材,有各種各樣的味道。南北方也不一樣,有甜粽也有鹹粽。我最喜歡鹹蛋黃肉粽,感興趣的小朋友也可以來體驗一下中國的粽子。現在,端午食粽的風俗在中國盛行不衰,並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配香囊

漢語基本詞彙

佩香囊,是端午節的一個特色習俗,主要是小孩子佩戴香囊,傳說它具有避邪驅瘟的寓意,實際上也用於裝飾襟頭。香囊內裝有朱砂、雄黃、香藥等香料,外面用絲布包裹,散發出清香的氣味。

佩香囊的傳統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人們相信佩戴香囊可以驅邪避瘟,保護身體健康。在端午節期間,特別是對於孩子們來說,佩香囊是一種祈福的象徵,希望他們平安健康地度過整個年份。此外,香囊還有美觀的裝飾作用,它可以點綴在衣物上,增添節日的喜慶氛圍。 香囊的顏色也是五彩繽紛的,代表著吉祥和喜慶。

🌾插艾草

漢語基本詞彙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每年五月,正是艾蒿成熟,藥性最好的時候,所以在端午節人們都要到野外去採摘艾蒿。並在門前和房簷掛菖蒲插艾葉防瘟避災,懸掛在門上和床頭,具有避邪作用。

所以,在端午這個傳統的節日里,人們通過插艾來祈福禱告,希望能夠遠離疾病和災禍,保佑身邊的家人能夠幸福安康。

🍶喝雄黃酒

漢語基本詞彙

雄黃酒是一種古老的藥材,被認為有驅邪避災的功效。在這個特殊的節日里,大人一般將雄黃酒塗抹在小孩子的身體上。一方面避免孩子被蚊蟲叮咬,另一方面人們期望孩子們可以身體健康,順順利利,是一種美好願望的寄託。

在今天,端午節里的家國情懷,更有大力弘揚的必要。隨時漢語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小朋友想要了解學習。我覺得從瞭解中國傳統節日來擴充漢語基本詞彙,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漢語基本詞彙是學習的基礎,只有打好地基,才能蓋樓。希望每個海外小朋友都能快樂學習漢語,享受語言帶來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