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杰,这封给笔友的电子邮件,怎么连‘主题’都没写?人物介绍只有‘他是我的朋友’,完全不符合中一华文写作要求啊!” 华文老师把作业本递回来时,眉头皱得紧紧的。新加坡中一学生阿杰盯着本子上的红批注,脸瞬间发烫 —— 这已经是他这个月第三次华文作业被批评了。
阿杰从小在英语环境里长大,升入中学后,华文课程难度陡增:要写结构完整的电子邮件,得把 “收件人、主题、正文、落款” 分得清清楚楚;要写记叙文,不仅要讲明白情节,还得有具体的人物描写和细节刻画;课本里的 “祖籍(zǔ jí)”“传统(chuán tǒng)” 等词汇,他总记混意思;就连读短文,也常常抓不住文章的主要目的。看着同桌的华文作文被当成范文朗读,阿杰心里又着急又自卑。
“不如试试 Sino-bus 的线上华文一对一定制课?我同事家孩子之前也这样,上了两个月就有明显进步。” 妈妈的话像一道光,让阿杰重新燃起希望。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预约了试听课,没想到第一节课就被老师的教学方式 “圈粉” 了。
一、拆解难点:把中一课程 “嚼碎” 了教
负责教阿杰的是李老师,她有多年新加坡中学华文教学经验,一上来就精准指出了阿杰的问题:“中一华文写作的核心是‘规范’和‘具体’,我们先从你最头疼的电子邮件开始,一步步来。”
李老师打开定制课件,屏幕上出现了 “电子邮件结构拆解图”:用不同颜色标注出 “主题(要简洁明了,比如‘给笔友的自我介绍信’)”“正文开头(要礼貌问候,比如‘亲爱的笔友,你好!’)”“正文主体(分点介绍自己的爱好、家庭,每个点加一个小例子)”“结尾(表达期待,比如‘希望能尽快收到你的回信’)”“落款(姓名 + 日期)”。她还找了阿杰感兴趣的 “足球” 话题当素材:“你喜欢踢足球,就可以在介绍爱好时写‘我每周六下午会和同学去操场踢足球,我擅长踢前锋,上次比赛还进了两个球’,这样人物就具体多了。”
针对课本词汇,李老师的 “场景联想法” 让阿杰印象深刻。讲到 “祖籍” 时,她拿出阿杰家的族谱照片:“你的爷爷来自中国福建,福建就是你的祖籍,就像新加坡是你的出生地一样,祖籍是你的家族根源所在。” 讲到 “传统” 时,她播放了新加坡牛车水春节的视频:“贴春联、吃团圆饭,这些代代相传的习俗,就是传统。” 阿杰跟着老师的思路,不仅记住了词汇意思,还能主动用它们造句。
在阅读理解练习中,李老师教阿杰 “画关键词法”:“读短文时,把‘首先、然后、最后’‘因为、所以’‘作者认为’这些词圈出来,就能快速理清情节和作者的观点,明确文章主要目的。” 上次做《新加坡的多元文化》阅读理解题,阿杰很快就找出文章核心是 “介绍新加坡不同种族的文化习俗,表达尊重多元文化的观点”,这在以前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
二、实战突破:从 “写不出” 到 “写得好”
经过两周的基础训练,阿杰开始尝试实战写作。第一次写记叙文《难忘的一次比赛》,他还是老毛病 —— 只写了 “我参加足球比赛,赢了,很开心”,没有任何细节。李老师没有批评他,而是用 “提问引导法” 帮他补充内容:“比赛时天气怎么样?你上场前紧张吗?紧张时手在做什么?进球的那一刻,队友说了什么?”
在老师的引导下,阿杰慢慢回忆:“比赛那天很热,太阳晒得我额头直冒汗。上场前我攥着球衣下摆,心跳得特别快。进球时,队友小明跑过来拍我的肩膀,喊‘阿杰,你太厉害了!’” 李老师让他把这些细节加进作文里,还教他用比喻句:“太阳像一个大火球,烤得操场发烫”“心跳快得像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修改后的作文一下子生动起来,李老师笑着说:“你看,只要把细节写出来,记叙文就会像放电影一样精彩。”
为了让阿杰熟练掌握不同写作类型,李老师还会模拟学校的作业场景:有时让他写 “给校长的建议信”,教他在正文里 “先说明建议内容,再讲建议的好处,最后礼貌请求”;有时让他写 “游记”,教他按照 “时间顺序” 描写景点,加入 “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 细节。每篇作文写完,李老师都会逐句批改,标出 “这里可以加个例子”“这个词换成‘兴高采烈’更合适”,再把修改思路讲清楚,让阿杰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三、蜕变时刻:从 “被批评” 到 “当范文”
坚持学习一个半月后,阿杰迎来了华文单元测试。这次的写作题是 “写一封邀请朋友参加自己生日会的电子邮件” 和 “写一篇关于‘第一次学做一道菜’的记叙文”。拿到题目,阿杰一点都不慌:先在草稿纸上列出电子邮件的结构,主题写 “邀请你参加我的生日会”,正文里详细写了生日会的时间(10 月 28 日下午 5 点)、地点(家里的客厅)、会做的活动(吃蛋糕、玩桌游),还加了 “你最喜欢的巧克力蛋糕我已经订好了” 这样的细节;写记叙文时,他按照 “准备食材 — 学切菜 — 下锅翻炒 — 品尝” 的顺序,描写了妈妈教他做番茄炒蛋的过程,还加了 “油溅到手上时,妈妈赶紧帮我吹了吹” 的暖心细节。
测试结果出来那天,华文老师拿着阿杰的试卷,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阿杰,这次进步太大了!电子邮件结构完整、信息明确,记叙文人物描写具体、情节流畅,尤其是细节部分,特别打动人!这篇作文,我们全班一起学习!”
当老师朗读阿杰的作文时,他偷偷看了一眼同桌,发现同桌正用笔在本子上记着什么。下课后,同桌跑过来问:“阿杰,你华文怎么进步这么快?有什么秘诀吗?” 阿杰笑着拿出平板,点开 Sino-bus 的课程界面:“是这个线上课帮了我,老师会根据中一课程定制内容,把难点拆解开教,还会耐心引导我写细节,你也可以试试!”
现在的阿杰,不仅华文成绩稳步提升,还变得越来越自信。每天放学后,他都会主动打开平板,和李老师一起学习新的华文知识;遇到不懂的词汇,会自己用老师教的 “场景联想法” 记意思;读华文短文时,能快速找出文章的主要目的。他终于明白,中一华文并不难,只要找对方法,跟着专业的老师一步步学,就能从 “华文困难户” 变成 “华文小能手”。而 Sino-bus 的线上华文一对一定制课,就是帮他找到学习方法、实现蜕变的 “金钥匙”。
Contact Us WhatsApp:+8618165329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