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家教|我的Sino-bus华文课连通了古代

我叫陈明,是Sino-bus新加坡线上华文平台最年轻的课程设计师。某天深夜,当我调试新研发的”沉浸式古汉语教学系统”时,屏幕突然闪烁,摄像头另一端竟出现一个身着唐朝服饰的少女。

“仙…仙人?”她颤抖着缩在雕花木窗边,发髻上的珠钗随着动作轻轻晃动。

我强作镇定:”别怕,我是华文老师。你可是在长安?”

少女怯生生点头。通过对话我才知道,她是商贾之女林婉儿,因父亲要与西域商人交易,急需学习异域语言。而我的教学系统,竟意外打通了时空隧道。

第一课:从”丝绸”到”瓷器”的商务华文

“先学这些货品名称。”我切换Sino-bus的实物教学界面,”丝绸、茶叶、瓷器。”

婉儿指着屏幕上青花瓷的图片:”这是邢窑白瓷?”

“不,这是景德镇瓷器。”我顺势调出对比图,就像Sino-bus设计的课程那样,将古今器物对应教学。当她困惑于”商队”的写法时,我启用书写演示功能,摄像头前的桌案竟同步浮现发光笔迹。

“神迹!”她惊呼,随即认真临摹。

“要说’这匹绸缎色泽鲜亮’,不是’此帛甚艳’。”我讲解着现代语与古语的差异,就像指导新加坡学生区分口语与书面语。

教学突破:当西域商队来到长安

三个月后的深夜,婉儿急匆匆发起视频请求。画面里她站在商铺前,几个胡商正在验货。

“老师!快教’质量保证’和’长期合作’怎么说!”

我立即调出Sino-bus的情景模拟模块,用预设的商务场景进行特训。当她流畅说出”我们提供最优质的丝绸,期待长期合作”时,胡商露出赞赏的表情。

那晚她兴奋地汇报:”父亲说我的异域语比翻译说得还地道!”

危机:时空连接的波动

就在婉儿准备参加敦煌商队前,视频信号开始不稳定。技术部发现是系统过载,必须关闭部分功能。

“明日就要启程…”婉儿在断断续续的视频里哽咽,”这一去半年,老师的课…”

我连夜改造系统,将Sino-bus的移动学习端简化成一面铜镜大小的设备。”带着这个,沙漠里也能上课。”

传承:穿越时空的教学成果

一年后,婉儿已成为丝绸之路最出色的翻译。她将现代华文与古汉语融合,编成《西域通商语要》,书中隐约可见Sino-bus的教学法精髓。

而在现代新加坡,我收到一封特殊邮件:

“尊敬的陈老师,我们在敦煌文献中发现唐代商贾笔记,其中记载的汉语教学法与Sino-bus的定制课程惊人相似…”

我微笑着关闭邮件,继续完善着新一代教学系统。在Sino-bus的课程介绍里,悄悄多了一行小字:

“我们的教学理念,历经千载时光考验。”

Contact Us WhatsApp:+8618165329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