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抗拒到流利,只需一点改变
主持人: 各位家长朋友,欢迎来到本期“华文学习大家谈”论坛!今天我们齐聚于此,共同探讨一个困扰许多新加坡家庭的问题——如何让孩子们爱上华文、学好华文。
李太太:我家两个孩子一个10岁,一个7岁,在家几乎全用英语交流。我和先生华语都不错,但孩子就是不愿意说华语,一让他们学华文就闹脾气,真让人发愁!
陈爸爸:我们家情况类似。我发现孩子的华文成绩不理想,主要是因为缺乏语言环境。在学校除了华文课,其他全是英文授课,回家我们又习惯用英语交流,孩子根本没机会练习华语。
01 家长经验谈:创造语言环境的小妙招
林妈妈:我家也曾面临同样问题,后来我们决定在家划定“华语时间”——比如晚餐后一小时全家人必须用华语交流。开始时孩子们很不习惯,但坚持下来后,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明显提高了。
王爸爸:真是个不错的方法!我家则采取了“华语日”的方式,每周六全家都必须说华语。开始时孩子们会夹杂英语,但我们不批评,只是鼓励他们尽量用华语表达。
洪慧芳:在我家,当孩子说错时,我们不会嘲笑或严厉批评,而是鼓励并为他们加油,这样他们才不会对华语产生厌恶感。
黄妈妈:除了创造语言环境,我觉得媒体资源也很重要。我让孩子多看有教育意义的华语卡通片,有时间的话我们会陪他们一起看,他们有不明白的地方就解释给他们听。
02 兴趣引导:让孩子主动学习华文
黄老师:我是一名华文老师,也是三个孩子的父亲。我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接收到让他有兴趣的点,他肯定会自动自发去学习和探索。
许爸爸:确实如此!我发现女儿平时很少讲华语,但某天却开始说北京腔的华语,原来她最近在看中国电视剧。所以**别小看电视剧的影响力**!
许妈妈:我家孩子则是因为去了趟中国,而开启了学习华文的大门。和孩子一起参与《陪你看星星》节目,和孩子一起看华语节目,这些都能激发孩子学习华语的兴趣。
林爸爸:对我家孩子来说,华语游戏很有效。我通过一些游戏鼓励孩子讲华语。虽然因为我的华语也不好,常常守不住游戏规则,但至少让孩子觉得华语学习不是那么困难。
03 习惯养成:每日坚持的力量
郭爸爸:在我家,我和太太坚持不说英语,因为我们英语不好,所以在家里都用华语和儿子沟通。
从他小时候我就有意识地让他每天跟我说一天发生的事,这一问一答都用华语,这个习惯维持了很多年,可能因此他的华语相比之下还可以。
刘妈妈:真是贵在坚持!我觉得亲子阅读也很重要。作为家长,我们要尽可能找时间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每天不能保证,那么每周2-3次也可以。
如果孩子在小学4年级以下,尤其是在10岁之前,孩子的自我意识还没有发展,叛逆还没有出现,他还愿意听你的,跟你在一起。这时候的亲子阅读是帮助孩子进行书面用语的积累。
张爸爸:我虽然是华校生,但长时间以英语为工作用语,所以和孩子也用英语沟通。
不过从儿子三四岁时,就让他看华文书籍,玩华文电脑游戏。我要让孩子知道,他懂得华文,就能够接触另一个世界。
新闻插播:Sino-bus新加坡华文一对一线上定制课程
当家长们努力在家创造华语环境时,专业的指导更能事半功倍。Sino-bus新加坡华文一对一线上定制课程,解决新加坡孩子学华文的痛点。
#1 个性化课程设计:我们深知每个孩子的语言背景和学习风格不同。Sino-bus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制学习方案,无论是零基础还是有一定华文基础的孩子,都能找到合适的起点。
#2 专业教师团队:我们的教师团队经验丰富,深谙新加坡华文教学特点。采用沉浸式一对一教学,针对孩子的薄弱环节加强训练。
#3 科学教学方法:Sino-bus采用游戏化、故事性、任务式的教学方法,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系统学习中文。从拼音、汉字、词语到句子的构建,环环相扣,循序渐进。
#4 灵活方便:线上一对一教学,时间和地点灵活,免去接送时间,省心省力。专业的教师能够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歌曲、影视或者书本,营造自然习得的语言环境。
#5 文化传承:学习中国汉语,了解中国传统,留住华裔家长无论走到哪里都忘不了的中国根。我们让华文学习不再是孤立的语言技能获取,而成为一场探索文化根源的旅程。
Sino-bus不愿看到孩子身上的“华人影子”逐渐消失不见,忘记自己的母语。我们也不愿孩子学习中文接受的是国内填鸭式的教育方式。
因此,我们提供一个能让**孩子在游戏中快乐的学习纯正中国汉语的教学方式**。
04 应对挑战:当孩子产生抗拒心理时
主持人:欢迎回来!刚才我们介绍了Sino-bus课程,现在让我们继续讨论当孩子产生抗拒心理时,家长该如何应对。
吴妈妈:我的经验是,不要强迫。当孩子抗拒说华语时,我会找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华语内容,比如他们喜欢的明星的华语访谈,或者华语歌曲,慢慢引导。
吴爸爸:最重要的是别让孩子对华语产生厌恶感。洪慧芳分享过,当孩子说错时,他们不会嘲笑或严厉批评,而是鼓励并为他们加油。这样孩子才不会对华语产生厌恶感。
谢妈妈:我会让儿子上华文辅助课程,如华语歌唱班等,让他知道学习华语并不是那么困难。
我对儿子的期许是他能够以华文交谈、阅读,甚至写作。现在,我对儿子的期许是他能够以华文交谈、阅读,甚至写作。
05 学校与家庭的配合
张老师:作为一名华文老师,我想强调的是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语言学习的第一环境。
如果孩子在家里做到生活用语和书面用语的积累,那么来到学校,老师讲的语言,孩子大部分可以听得懂。
杨妈妈:确实如此。我觉得家长和老师的沟通很重要。我知道我自己的华文不好,很难用华语和孩子沟通。
但我不担心孩子没有学习华文的环境,因为新加坡社会不是和华文华语完全脱节的。
王爸爸:我对学校的期望是,希望学校多运用华文卡通片、电影、纪录片等教学,并且多主办演讲、辩论比赛,鼓励学生多使用华语。
刘爸爸:我觉得华文学习需要变得更有趣并实用,少点压力和负担。简单地告诉学生要像父母或祖父母那样把母语学好,可能无法激发他们的兴趣,还可能浇熄他们的兴趣。
06 持之以恒:华文学习是场马拉松
主持人: 最后,请各位家长分享一句话,总结您对华文学习的看法。
林妈妈:多用就可以!我非常赞成推广华语委员会的宣传语:华文华语,多用就可以。
陈爸爸: 阅读和写作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不能立竿见影,而是通过一定的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
吴妈妈: 华族文化的传承需要年轻一代,让我们举全国之力培养新一代青年吧。
主持人: 非常感谢各位家长的真诚分享!从大家的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创造语言环境、激发兴趣、每日坚持是帮助孩子学好华文的三大法宝。
同时,选择合适的辅助课程也能事半功倍。希望今天的讨论能给大家带来启发,让我们共同努力,帮助孩子们爱上华文学习!
正如一位华文老师所说:“家庭是孩子语言学习的第一环境”。而当我们自己的力量有限时,借助专业的教学平台如Sino-bus,为孩子提供系统的华文学习指导,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毕竟,学习中国汉语,了解中国传统,留住华裔家长无论走到哪里都忘不了的中国根,是每个华裔家长的使命和担当。
Contact Us WhatsApp:+8618165329059
